-
-
針對近期中石化集團公司所屬企業接連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安全風險加大的情況,6月20日,應急管理部聯合國務院國資委約談了中石化集團公司主要負責人。
應急管理部聯合國資委約談中石化集團公司
-
-
由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局辦公室聯合制定的《互聯網診療監管細則(試行)》近日公布。“互聯網+醫療健康”近年來發展迅速,有效整合了醫療資源,改善了患者就醫體驗。針對互聯網診療中處方審核、隱私保護、診療質控等社會關注點,細則做出了哪些監管規定?
互聯網診療監管細則公布,如何更好保證線上診療質量?
-
-
近日,中國科學院比較行星學卓越創新中心成員、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杜蔚團隊在嫦娥五號月壤樣品中發現了共生的二氧化硅的高壓相——賽石英和斯石英。
嫦娥五號月壤樣品中首次發現賽石英和斯石英
-
-
京廣高鐵京武段常態化按時速350公里高標運營,被認為是高鐵安全標準示范線建設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京廣高鐵京武段時速實現350公里 增加進京高鐵通道運輸能力
-
-
20日,我國建造的首艘甲醇雙燃料動力綠色船舶在廣州南沙交付離廠。該船由中國船舶集團旗下廣船國際(以下簡稱廣船國際)自主研發設計建造,為4.99萬噸甲醇雙燃料化學品/成品油船首制船,配備了世界領先的甲醇雙燃料驅動系統,最高可減少75%的碳排放、15%的氮排放和99%的硫及顆粒物排放,將為全球減排貢獻中國船舶力量。
國內首艘甲醇雙燃料綠色船舶交付
-
-
福建平潭島的長江澳,“世界三大風口”之一,常年風大沙猛浪急,導致植物難以成活。如今,這里孕育著新的希望——由菌草技術發明人、福建農林大學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林占熺教授帶領的技術團隊,開展菌草防風固沙和改良鹽堿地試驗示范,有望將灘涂鹽堿地變為良田。
這種草有望讓世界級風口上的灘涂鹽堿地變良田
-
-
20日,記者從水利部獲悉,受近期強降雨影響,6月18日珠江流域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止落復漲,19日西江發生2022年第4號洪水,北江發生2022年第2號洪水,珠江流域再次形成流域性較大洪水。
水利部:精細調度珠江流域水庫群 全力減輕下游防洪壓力
-
-
6月20日,隨著全國鐵路啟用新的列車運行圖,北京豐臺站開門迎客,八縱八橫高鐵網中的鄭渝高鐵全線貫通運營,京廣高鐵京武段常態化按時速350公里高標運營……
封面新聞丨中國鐵路大動作!新圖運行、新站開啟、干線提速、新線開通
-
-
20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來自該所等單位的研究人員,通過分析我國的植物孢粉記錄發現,2000年前的秦漢時期以來,人類活動顯著降低了我國東部地區的植物多樣性。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全球變化生物學》雜志。
研究發現:秦漢以來人類活動降低了我國東部植物多樣性
-
-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劉曉峰介紹,6月19日0時至24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5例,昌平區4例、朝陽區1例;輕型4例,無癥狀感染者1例;隔離觀察人員4例,社會面篩查人員1例,已通報。